黔·景中國⑨|四橋飛架花江 見證百年奇跡
- 作者:李勇 謝佳杰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11-04 08:00:43
10月中旬,風和日麗,地處貞豐縣與鎮寧自治縣、關嶺自治縣交界地帶的花江峽谷風光如詩如畫,從貞豐縣者相鎮北盤江董箐碼頭出發,乘快艇沿江而上,在花江峽谷穿行36公里,江水猶如一把巨斧劈開群山,沿途兩岸峰巒疊嶂,美景連連。
“這段水域上,我們能依次看到關興高等級路北盤江大橋、214省道花江大橋、古驛道花江鐵索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這四座不同年代修建的橋梁?!庇逻_旅游公司負責人黃思達介紹。從古驛道鐵索橋到正在建設的世界第一高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它們見證了當地交通的發展變遷,是花江峽谷里最為獨特的風景!
北盤江中游的花江峽谷因其雄奇險峻的自然風光著稱,作為貴州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天然巖溶景觀之一,花江峽谷被譽為“地球裂縫”。隨著快艇飛馳,眼前景色不斷變化,仰望四座風格各異的橋梁依次躍入眼簾,掠過頭頂,人類智慧和自然奇觀的完美結合令人贊嘆。這些橋的建造發展,跨越上百年的時空,每一座橋在當時都承擔著重要的交通任務,都是同類橋梁中的翹楚,天塹變通途的奇跡一直在峽谷里不斷刷新。
“2010年董箐電站蓄水后,高峽出平湖,游人可以乘船領略花江峽谷的自然風光,欣賞四橋飛架峽谷的壯麗景色。我們投運了32艘游船發展旅游,今年國慶假期每天收入達到5萬多元?!秉S思達高興地對記者說。
今年9月,貞豐縣北盤江大峽谷景區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進一步提升了花江峽谷的旅游價值。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奇山、秀水、四橋飛架的花江峽谷將成為更多人青睞的旅游目的地。黃思達表示,公司30多位員工全部都是當地的庫區移民,花江峽谷的旅游資源為他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條條路、一座座橋,打通了發展的經脈,搭建了開放的通道?;ń臉蝻w架峽谷,不僅通衢了當地交通,還融入了峽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關興高等級路北盤江大橋,是花江峽谷上的第三座橋梁,建成于2003年。
大橋位于我省公路網規劃“二橫二縱四聯線”中的四聯線之一的S105上,是關(嶺)興(義)高等級公路上的咽喉,為預應力混凝土板梁懸索橋,橋全長408米,主跨長度388米。該橋在建時期,是同類型橋梁中,世界最大跨度、世界海拔最高的懸索橋。
214省道花江大橋,是花江峽谷上的第二座橋梁,建成于2010年。
因董箐水電站蓄水,1961年修建的原花江大橋被淹沒,改在距老橋下游約1公里處修建新的花江大橋。新建花江大橋于2010年5月竣工,橋梁全長242.5米,主跨140米,為開口薄壁箱型拱橋,是當時全國跨徑最大的鋼筋混凝土箱型無鉸有平衡重轉體施工拱橋。
古驛道花江鐵索橋,是花江峽谷上的第一座鐵索橋,建成于1901。
“花江鐵索橋”古為黔滇交通之要樞?!敦懾S縣志》記載,1901年花江峽谷上第一座鐵索橋竣工,橋長71米,寬2.9米,橋上由14根粗大的鐵鏈串綴而成,上鋪數百塊大枋作為橋面,橋面距水面約35米,是我國著名的遺存不多的古鐵索橋之一。
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是花江峽谷在建的第四座橋梁,建成后將刷新世界第一高橋的紀錄。
在建的大橋是六安高速控制性工程,橋長2890米,主橋跨度1420米,為鋼桁梁懸索橋。大橋主橋橋面與谷底江面距離達625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勇 謝佳杰
編輯 謝佳杰
二審 蘆曉娟
三審 成嘉廷 陳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