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等教育高質量】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黨委書記石永忠:為貴州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蹚新路!
- 作者:羅歡 侯幫虎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11-03 11:17:18
“貴州高等教育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全省高等教育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新征程上,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爭取為貴州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10月18日,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貴陽召開,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和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推進高校布局調整,奮力推動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黨委書記石永忠接受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采訪。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黨委書記石永忠在采訪中向記者介紹,學校將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對標會議關于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標教育部《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突出服務地方,聚焦貴州、貴陽貴安重大戰略和康養產業發展,強化康養特色,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更多符合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人才。
學校大門。
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睘榧哟蟾呒寄苋瞬排囵B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指明了方向。對完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具有適應技術革新和職業教育形態變化的時代意義?!笔乐医榻B,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的創新突破將大幅推動產業升級和生產力躍升,對勞動力結構和人才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智慧時代的必然要求,對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學校綜合實訓樓。
此外,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對高質量服務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職業技能型高等教育的本科層次學校在規模、布局等方面具備了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
“我相信,只要堅持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穩步推進學校建設,我們將為貴州省、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技能支撐?!笔乐冶硎?,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順應時代需要,產業的需求,開辦有17個職業本科專業。學校將穩步發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產業發展重點領域,特別是康養產業,主動對接服務產業高端、高端產業,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辦好職業本科大學。
全面提升服務地方能力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是貴州省建校最早的衛生健康類職業學校,有84年的辦學歷史,是貴州省第一所全日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是全國唯一以康養辦學為特色的職業本科大學。
石永忠介紹,學校圍繞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健康中國、健康貴州戰略,緊密對接健康醫藥制造、健康養老服務、健康運動、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藥食材等六大產業領域,主動融入貴陽貴安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提升服務貴陽貴安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發展壯大本地就業優勢明顯、地方產業企業急需的職業本科專業。
學校中藥制藥專業學生帥遠兵代表貴州省參加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師生技能大賽(高職組)中藥傳統技能賽項獲全國一等獎。
貴康大開設職業本科專業17個,建有以康養專業群為龍頭,藥學、康復治療專業群為兩翼,健康管理和醫學技術專業群為支撐的“一龍頭兩翼兩支撐”的“122”專業集群。已建成國家級骨干專業5個,獲批全省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興黔富民行動計劃、技能貴州重點支持項目50個。與中南大學合作舉辦“護理湘雅班”開班,在全國開啟了職普融通的先河。
近三年,學校師生獲國家級、省級技能、創新創業等競賽獲獎78項,其中獲全國職業院?!爸兴巶鹘y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教育研究成果、省級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9項;“1+X”證書試點獲證率達97%,畢業生就業率、對口率、滿意率均達92%以上。
學校黨委書記石永忠為學校全體黨員上黨課。
揚康養特色抓好“三大建設”
貴康大是全省職業院校健康醫養、養老服務產業鏈的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項目的牽頭單位,建有一批中-高-本-碩貫通培養方案與標準與職業本科精品開放課程、新型教材等193門,建設“中藥民族藥”等產業學院5所、建有“教育部強國工程”重點項目、“貴州省衛生健康公共實訓基地”、省級智能康復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臨床急救實訓中心、康養資源庫等平臺11個,省級養老服務等專業技能競賽基地6個……
石永忠介紹,未來,貴康大將強化康養特色,重點抓好“三大建設”: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嘉在給“護理湘雅班”學生上實訓課。
一是基礎建設。把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基準,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推動辦學條件的達標整改,推動學校內部治理、基礎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創新創業、社會培訓、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外交流的工作提質升級。
二是內涵建設。持續深入地推進“三教”改革。通過實施“三教”改革,著力解決“誰來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逐步建立一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快制定符合學校本科層次人才培養的教育教材標準,嚴把教學標準關口。全面開展課堂革命,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要以校企合作、育訓結合為教法改革切入點,重點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通過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的改革,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改革。
三是基層組織建設。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政策最終要靠基層落實。對于學校來講,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建機構、配人員、立機制、保落實。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新的內設機構設置方案。進一步優化完善二級黨委、基層支部的設置。最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抓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落實好“雙帶頭人”要求,執行好黨的制度,創新好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羅歡 侯幫虎
編輯 潘國虎
二審 周朝義
三審 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