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聯通:以組織引領 聚振興合力
- 作者:顧啟明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11-03 11:19:32
洛王村從2019年定為中國聯通貴州省分公司結對幫扶村以來,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貫徹落實“一宣六幫”任務,強化組織建設,凝心聚力促發展建新功,依托中國聯通數字鄉村服務平臺,堅持以“三著力”為抓手,聚焦“七個有”目標,在種養、惠民、治理方面注智賦能,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智慧翅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60余萬元,幫助發展糯米蕉產業、修建人畜飲水蓄水池、資助高考錄取困難家庭大學生、網絡基礎設施和數字鄉村建設等,實現種有所托、養有所靠、老有所依、民有所樂、用有所獲、行有所規、管有所成,切實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為民辦事、為民造福的使命擔當。
巖架鎮洛王村,地處巖架鎮北面,全村總面積31852.1畝,耕地面積4304畝,林地面積23796.1畝,村內有香蕉、玉米、甘蔗、板栗、油茶等主要經濟作物,2019年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5戶823人,群眾99%為布依族,村民文化程度較低,沿江而居。圍繞洛王村存在的大量基礎性、繁雜工作,影響工作效率的管人難、通知難、鄉村治理難、統計難、辦事難、專業知識獲取難、問題反饋難、群眾增收難等問題,就如何發揮洛王村資源稟賦,凝心聚力促發展,走出一條符合洛王村增收致富的道路,成為擺在洛王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心頭事。
著力數智惠農,共享智志雙扶成果
巖架鎮洛王村是勞動力輸出村,村里留守老人較多,且居住比較分散,給村兩委對留守老人的日常監護、安全等問題增加很大的難度,為解決留守老人痛點難點,中國聯通發揮行業優勢,通過為獨居老人配置基于數字技術的防盜報警系統、一鍵求助報警系統,讓生活不便的老年人群在遇到緊急時可及時通知親友或社區工作人員,以便在意外發生時得到及時的救助,數字化關懷設備及平臺的應用,實現老有所依,為老人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
今年6月,洛王村一位老人在床前點蚊香,蚊香不小心掉到被子將被子點著,煙霧觸發報警設備后發出報警,其家人及時阻止火勢,才避免被燒傷或者發生生命財產安全。數智化人才培養方面,不定期邀請糯米蕉種植技術專家深入到村里開展數智化種植技術培訓,提升群眾糯米蕉種植技術,助農增收致富,共享數智化幫扶成果,實現用有所獲。同時,洛王村在后繼數智化人才培養上,每年對村里參加高考錄取大學生進行助學獎勵,鼓勵家長重視子女教育,截至今年累計考取大學的學生51人,兌現助學獎勵8.1萬元。
中國聯通組織村民培訓。
打造互聯網+平安鄉村
攜手公安力量,通過聯通沃家云視“視頻匯聚”平臺,打通與公安“雪亮工程”平臺的連接,為洛王村村民提供看家護院、安全監控、道路安防等應用;通過高清實時視頻、安全云端存儲、雙向語音對講、異常告警推送、人形檢測等功能,提升村委綜治、安防,創衛能力,實現管有所成。2022年5月,冊亨特大降雨,地質災害監測員通過手機APP及時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視,通過山水量及渾濁度預判是否會發生山體滑坡,及時撤離1戶群眾,撤離約半小時,該戶房屋被掩埋,避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受到傷害。
中國聯通打造的數村平臺。
著力打造洛王村美麗鄉村建設,構建和美鄉村
引入積分超市建設模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發展中來,群眾通過數字鄉村平臺建言獻策,利用隨手拍不文明的行為,經村委核實屬實后獲得積分,讓全村群眾積極參與到村級治理中來,共同建設和美鄉村。同時,洛王村定期組織開展美麗鄉村線上評選活動,活動通過線上平臺展示洛王村美麗人物、美麗家庭、美麗庭院等,大家在線上點贊互動交流的同時,增進了友誼,也引領了崇美愛美的新時代農村風尚。
依托特色產業建立的農村經濟合作社。
著力數智種養,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洛王村地處北盤江低熱河谷地帶,氣候溫熱濕潤,非常適合香蕉種植,前期,因為交通不便,種植成本高,缺乏香蕉種植技術,香蕉種植未形成規模,市場售價低,群眾種植香蕉積極性不高。中國聯通定點幫扶冊亨縣以來,緊緊圍繞“一縣一產業”發展目標,大力發展冊亨糯米蕉產業,洛王村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積極爭取幫扶資金助力群眾發展糯米蕉種植,大多數群眾靠種植糯米蕉脫貧致富,洛王村在中國聯通大力支持下引入數智種養技術加持糯米蕉種植,著力幫助村委解決了群眾種植及管護問題。
建設微型氣象站,煥發智慧蕉林新長勢。通過建設微型氣象站,監測土壤中農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土壤酸堿度、濕度等,助力糯米蕉和油茶等作物種植,當農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降低到一定含量時,系統會通過短信提示管理員,管理員及時補充肥料,促進農作物生長,從而提高產量促進增收,產量上每畝增產600-1000斤,增收900-1500元,實現種有所托。
在大力發展種植業的同時,洛王村還發展起養殖業,引入智能監控,開啟智慧養殖新模式。通過智慧養殖對洛王村兩個養殖場安裝智能監控設備,牲畜打上了電子耳標,場主通過手機遠程了解豬的生長情況,在不同階段配備不同的養殖飼料,促進生長,對繁殖母豬進行監測,及時掌握母豬繁殖最佳時間,每年每頭母豬可以多產仔3頭,仔豬死亡率降低3%,減少管理成本同時增加收入,每頭母豬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助力群眾養有所靠。
村民在土地上種植糯米蕉。
著力數智治理,共建和美鄉村示范
鄉村治理離不開全村群眾的參與,但有時礙于人情,導致村里面很多管理得不到及時制止,同時傳統的發布通知有地域局限,增加了村兩委的工作量,通過搭建數字鄉村平臺,全村群眾通過手機就可以參與到村級治理中來,而且還能獲得積分,兌換生活物品,使得全村群眾都是鄉村振興建設的主人,實現民有所樂。
洛王村通過強化組織建設,凝聚攻堅共識,建設數字鄉村給村兩委以及群眾注智賦能,縮小城鄉發展數字鴻溝,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智慧翅膀,切實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為民辦事、為民造福的使命擔當。截至目前已加入數字鄉村有282戶,家庭參與激活率81.5%,2022年8月洛王村獲得中國聯通集團公司數字鄉村示范村,是全國首批15個示范村之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啟明
編輯 鐘齊
二審 孟劍飛
三審 趙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