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多元教學體系 “三堂課”助烏當區干部教育培訓提檔升級
- 作者:李堅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11-03 14:40:17
“烏當區交通局20人,成都鐵路局貴陽東站30人……”10月30日傍晚,烏當區百宜鎮沙壩村的百宜紅軍烈士陵園內,負責烈士陵園運營的貴州探尋者文化發展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石佳云正在統計當天到烈士陵園接受黨性教育的黨員干部情況?!傲沂苛陥@現已成了烏當區重要的‘紅色課堂’,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要接待幾百人?!?/span>
為做好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近年來,烏當區用活用好紅色資源,依托本地特色產業,構建“大健康產業智慧云錦孵化基地+紅色教育基地+鄉村振興”多元現場教學點體系,打造“紅色課堂、定制課堂、實踐課堂”,助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提檔升級。
“紅色課堂”錘煉政治底色
“1935年4月5日,中央紅軍與國民黨在百宜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這就是有名的百宜阻擊戰……”走進百宜紅軍烈士陵園,陳列館內一件件充滿歷史厚重感的紅色文物,讓人不由自主想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令人肅然起敬。
烏當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紅土地”。紅軍長征曾經過烏當區7個鄉鎮、46個行政村、318個村寨,累計行程100余公里。為用活紅色資源,打造紅色課堂,烏當區秉承“立足地方實際,發掘優勢資源,突出特色品牌”的理念,成功打造了百宜紅軍烈士陵園、烏當黃連紅軍村兩個省級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
黨員干部利用百宜紅軍烈士陵園“紅色課堂”開展黨建活動 王佳麗 供圖
同時,開設了《顧全大局的百宜阻擊戰》《紅軍長征在貴州段的絢爛篇章》等多門特色現場教學紅色課程,以“實景”模式開展紅色教育,讓黨員干部在重走長征路、聽紅色故事的教學過程中“沉浸式”“體驗式”感受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不斷增強干部理想信念,錘煉政治底色、忠誠本色。
“定制課堂”鍛造過硬本領
“高質量發展階段縣域如何精準招商、推動產業落地?”
“做好人才強區工作,要從幾方面入手……”
11月1日,在烏當區委黨校舉辦的“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培訓班正式結業,在為期的10天的培訓中,50名黨員干部紛紛感到收獲頗豐,“課程很好地將‘雙招雙引’工作結合起來,對我們黨員干部來說,是一次培養提升專業技能的寶貴機會?!睂W員王楊矯弘坦言。
為了更好地為干部教育提供精準化教學,在培訓前,學員們填寫了需求調查表——提出最希望通過培訓解決的具體問題,并以此為依據“量身定制”課程,進一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操作性和科學性。
烏當區通過“三類課堂”,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質量 龔曉艷 供圖
圍繞“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需什么、講什么”,烏當區分級分類定制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舉辦了8期“鄉村旅游與文創融合”等主題班。開發《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經濟融合發展》《創新基層黨建的做法及模式探索》等10余門定制課程,做到以需定培,以培促能,以能促干。
“實踐課堂”提振干事熱情
今年夏天,烏當區各地開展了一場場鄉村“擂臺比武”,從村里比到鎮里,從鎮里比到區里。各村黨組織書記同臺競技,現場PK,全方位交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成效、做法。
“此次活動既是‘擂臺比武’,更是‘擂鼓催征’?!睘醍攨^委組織部副部長李聞鑒認為,各村鎮結合實際借鑒和運用各地好經驗,達到了相互學習交流、提振干事熱情的目的。
烏當區通過“擂臺比武”這一“實踐課堂”提升黨員干部工作能力 羅霞霞 供圖
聚焦專業實效,烏當區打造系列“實踐課堂”。如推行“一把手”教育培訓機制,邀請領導干部采用“現場講授、案例分析、情景互動”等方式授道解惑,內容既聚焦主題見“干貨”,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硬貨”。
此外,采取“黨校+高?!狈绞?,與浙江大學等高校聯動協作;組織中青年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437人外出實地考察,夯實干部干事創業專業基礎能力。
“‘三類課堂’讓烏當區廣大黨員干部得以立體式塑形、全方位成長,開創了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新局面。”烏當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婧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堅
編輯 牟元媛
二審 孫蕙
三審 楊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