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迎來國內文博界“大咖”
- 作者:舒暢
- 來源:當代先鋒網
- 發布時間:2023-11-03 18:21:43
近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貴州省文物局指導,貴州省博物館主辦的“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舉辦,國內文博界“大咖”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等來到貴陽授課。
劉曙光以《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與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為來自全省各文博單位的學員授課。貴州各文博單位負責人、從業者,社會大眾等近百名聽眾現場聆聽,共享學術資源。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劉曙光就在我國文物事業的管理和發展“核心圈”,對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的解讀,對當下、未來文博事業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思考。
講座中,劉曙光梳理了我國文物保護工作方針的演進過程及其歷史背景,并就“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作詳細解讀。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及實踐研究,劉曙光指出了目前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難點、痛點以及未來發展應關注的重點。他在分享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強調文物保護重要性時的這番講述,贏得滿場掌聲。
“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最終的落腳點應該在‘讓文物活起來’上?!眲⑹锕庹J為,“活”起來,就是對文物的有效利用,“讓文物與現代人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建立起應有的聯系,要讓文物活在當下、活在人的精神和情感當中。這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span>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類博物館取得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中,我國博物館數量由3589個增長到 5788個,年均增長率6.13%,平均每40小時就有一個全新的博物館開門迎客?!爸袊牟┪镳^在對外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的博物館發展之路要朝著更加專業化、更具公共性、更趨社會化的方向發展?!眲⑹锕庹f。
本次“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于10月底開班,共有來自全省各市州文博單位的15名學員參與,為期35天。
據悉,培訓期間,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詹長法、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陳仲陶、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知名金屬文物保護修復專家楊小林等39位國內文物保護知名專家將分別授課。理論課程內容涵蓋金屬文物出土現場保護、方案編制、分析檢測、保護修復、預防性保護、日常保管/養護、金屬文物數字信息采集、冶鑄工藝、保護修復材料選擇等方面,實踐課程不低于16天。
“這是大咖云集,課程滿滿,涵蓋面廣,授課時間最長的一次文保修復培訓?!辟F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告訴記者。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舒暢
視覺、編輯/陳江南
二審/姚曼
三審/陳曦